微生物如何影響作物產量?華大最新研究在《自然·通訊》發表
2022-12-27 09:20:45 來源:
(原標題:微生物如何影響作物產量?華大最新研究在《自然·通訊》發表)
谷子,起源于我國的最古老的作物之一,被譽為中華民族的哺育作物。在科學家眼里,谷子的性狀復雜,決定其產量的關鍵性基因位點至今尚未被找到。因此,深入理解影響谷子的遺傳和環境因素,對提升其品質和產量而言尤為重要。
10月7日,由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主導,聯合中科院植物分子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關聯分析,揭示了谷子基因型、根系微生物組與農藝性狀之間的互作網絡,首次提出基因型依賴的微生物效應。該研究結果有助于定向改善植物對環境的適應性及其生產力,為生物育種及增產提供新途徑。
構建數學模型揭示基因型與微生物組影響產量
據了解,研究團隊在同一環境中種植了827種不同品種的谷子,基于每種谷子的基因型數據、根表微生物數據、12種生長和產量表型數據,整合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宏基因組關聯分析和微生物組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方法進行系列研究。
在研究谷子基因型對谷子生長和產量的影響、微生物對谷子生長和產量的影響,以及兩者共同對谷子生長和產量的影響中,華大研究團隊通過構建數學模型,量化了谷子基因型與根表微生物組成對谷子生長和產量變化的影響。例如,谷子基因型可以解釋產量性狀(如單株粒重)34。10%的變化,微生物可以解釋43。31%的變化,基因型和微生物一起平均可以解釋55。87%的變化。
研究發現,基因型與根表微生物的組合能夠更好地解釋谷子農藝表型的變化,揭示了谷子基因型與微生物組共同影響谷子的生長和產量性狀。
每種微生物調控機理不同谷子有自己的“選擇”
在明確基因型和微生物能夠影響谷子的生長和產量之后,華大研究團隊鑒定出200多種微生物,這些微生物與谷子的關鍵農藝性狀顯著相關。為驗證每種微生物的具體功能,華大研究團隊通過田間分離微生物菌株,證實了微生物標志物介導的促生和抑制生長的效應,且不同微生物標志物促生長的機理具有菌株特異性。
華大相關負責人對此解釋道:“在促生長的微生物中,有的負責促進谷子的株高,有的負責促進根的生長,有的是通過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的則是促進植物的營養吸收,還有的則是促進植物的免疫能力??偠灾?,每一種促進生長的微生物,其調控機理是不同的。”
正如每個人的飲食偏好不盡相同,每種谷子對于微生物的選擇也各有喜愛。研究團隊結合谷子基因型數據進行分析,找到了調控谷子根系微生物類群的一些候選基因,發現根表微生物組成的變化主要由植物免疫、代謝產物合成、激素信號傳導以及養分吸收相關的基因來驅動。盡管谷子有兩個基因(宿主免疫相關的基因FLS2和轉錄因子bHLH35)可能參與了大部分微生物的調控,但不同基因型的谷子依然會選擇特定的微生物類群進行互作。
此外,華大研究團隊還建立了“谷子基因型-標記微生物群-谷子農藝表型”的互作網絡,證實了微生物介導的促生和抑制生長的效應受到宿主基因型的影響,即相同促生菌株,接種到不同基因型的谷子,其促進生長的效果有著明顯的差異,表明谷子基因型決定了微生物對作物表型的影響。
如今,通過大規模的谷子基因資源挖掘,華大已陸續完成谷子基因組測序、分子標記開發、遺傳圖譜構建以及重要農藝性狀的定位。此外,基于全基因組育種技術,已育成多個抗除草劑品種和不育系。
據該研究項目主要負責人王亞玉表示,接下來,華大研究團隊將進一步孵化完善精準種植模式,把DNA層面的精準育種和微生物生態肥料、水肥一體化、全程田間管理、精準播種等現代種植技術相結合,建設標準化種植的示范區,促使作物生產最大化。
-
鈔券雕刻師花瑞松講述雕刻背后的故事
人物名片 花瑞松 上海印鈔有限公司高級工藝美術師 鈔券雕刻師第四套人民幣一元券背面主景圖案雕刻者第五套人民幣壹佰元券背面主景圖案雕刻
2019-07-11 10:03
-
新版人民幣即將發行 怎樣收藏最好呢
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19年8月30日起發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50元、20元、10元、1元紙幣和1元、5角、1角硬幣?! ⌒掳嫒嗣駧虐l行的時期,往
2019-07-16 12:37
-
99版成龍頭品種 第六套人民幣將不再發行
前段時間,19版人民幣的發行公告在市場中吵得沸沸揚揚!突如其來的人民幣改版既在意料之中,又挺讓人意外。意料之中的是紙幣改版早有傳言,
2019-07-16 12:39
-
關于新版人民幣疑問解答在這里
前幾天,新版人民幣又雙叒叕上微博熱搜了!幸好,從8月30日起,萬眾期待的新版人民幣就要來了!新版人民幣包含50元、20元、10元、1元紙幣
2019-07-18 13:19